Toggle navigation
优美诗词网
首页
书籍
语录
作者
最新
投稿
会员登录
搜索
描写思乡诗的诗词
杜甫
《
春望
》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 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 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 【注解】: 1、国破: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。 2、感时句:因感叹时事,见到花也会流泪。 3、浑:简直。 4、不胜簪:因头发短少,连簪子也插不上。 【韵译】: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,只有山河依旧,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,草木茂密深沉。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,难禁涕泪四溅,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,反觉增加离恨。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,已经蔓延三月, 家在?州音讯难得,一信抵值万金。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,白发越搔越短,
李白
《
静夜思
》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 又作:床前看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山月,低头思故乡。 【注解】: 1、举:抬。 【韵译】: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,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。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,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。 【评析】: ??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,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。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,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;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,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。境是境,情是情,那么逼真,那么动人,百读不厌,耐人寻绎。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“妙绝
孟浩然
《
宿建德江
》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 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 【注解】: 1、建德江:在浙江省,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。 2、移舟:靠岸。 3、烟渚:弥漫雾气的沙洲。 【韵译】: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,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。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,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…… 【评析】: ??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。先写羁旅夜泊,再叙日暮添愁;然后写到宇宙广袤 宁静,明月伴人更亲。一隐一现,虚实相间,两相映衬,互为补充,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。诗中虽不见“愁”字,然野旷江清,“
孟浩然
《
他乡七夕
》
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 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 绪风初减热,新月始临秋。 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。
李清照
《
声声慢·寻寻觅觅
》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 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(守着窗儿 一作:守著窗儿) 【注释】 ①将息:将养休息。 ②怎生:怎样,怎么。 ③这次第:这一连串的情况。 【评解】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。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,抒发国破家亡、 天涯沦落的悲苦,具有时代色彩
李煜
《
清平乐·别来春半
》
别来春半, 触目柔肠断。 砌下落梅如雪乱, 拂了一身还满。 雁来音信无凭, 路遥归梦难成。 离恨恰如春草, 更行更远还生。 【注释】: 1.春半:是指春意正深浓.春光明媚之时。 2.砌下:阶下,玉砌的阶下。落梅如雪:白梅似雪,落英缤纷。 3.雁来句:古人谓鸿雁传书,但如今已到雁来季人却不归来,音信无凭。 4.离恨二句:用远接天涯.绵绵不尽.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恨。《楚辞.招隐士》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”。 今译: 别来又是春花烂漫,触目伤情柔肠欲断。伫立在阶下白梅飘落象雪花似的乱纷纷,刚刚拂掉又落满一
刘禹锡
《
秋风引
》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 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 [注释](1)秋风引:即秋风曲。(2)萧萧:风声。(3)孤客:独自在外客居的人,此作者自指。 [译文]秋风从何处吹来?萧萧之声送走雁群。清晨吹入庭前树木,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。 --------------------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;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,因秋风起、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。诗的内容,其实就是江淹《休上人怨别》诗开头两句所说的“西北秋风至,楚客心悠哉”;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,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。 诗以“秋风”为题;
岑参
《
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
》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 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 [注释](1)九日:指九月九日重阳节。(2)登高: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。 [译文]九月九日重阳节,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,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,没有谁能送酒来。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,那菊花大概傍这战场开放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,并且各有特点。岑参的这首五绝,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,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。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,实际构思精巧,情韵无限,是一首言简意深、耐人寻
岑参
《
逢入京使
》
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 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 1."园"一作国 【简析】: 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,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,这是人之常情,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,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 天宝八载(749),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,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。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,跃马踏上漫漫征途。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,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,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。立马而谈,互叙寒温,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,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。此诗就描
岑参
《
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
》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 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 横笛惊征雁,娇歌落塞云。 边头幸无事,醉舞荷吾君。
«
1
2
3
4
5
…
18
19
»
统计信息
诗词数:4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