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美诗词网
  • 首页
  • 书籍
  • 语录
  • 作者
  • 最新
  • 投稿
  • 会员登录

描写描写秋天的诗词

杜甫 《登高》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 【注解】: 1、渚:水中的小洲。 2、回:回旋。 3、百年:犹言一生。 4、潦倒:犹言困顿,衰颓。 5、新停: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。 【简析】: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(767)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。萧瑟的秋天,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,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。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,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。颔联状景逼真,是后人传诵的名句。颈联两句,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
上传于: 2016-05-19 | 阅读: 13487次

李商隐 《霜月》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台水接天。 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 [注释](1)青女:主霜雪的女神。素娥:月中嫦娥。(2)婵娟:美好的姿容。 [译文]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,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,我登上百尺高楼,极目远眺,水天连成一片。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,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,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文学作品,特别是诗歌,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,因象寄兴。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,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。最通常的题材,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,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
上传于: 2016-06-13 | 阅读: 5714次

范仲淹 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

碧云天, 黄叶地, 秋色连波, 波上寒烟翠。 山映斜阳天接水, 芳草无情, 更在斜阳外。 黯乡魂,[1] 追旅思,[2] 夜夜除非, 好梦留人睡。 明月楼高休独倚, 酒入愁肠, 化作相思泪。 【注释】: [1]黯:形容心情忧郁。黯乡魂:用江淹《别赋》“黯然销魂”语。 [2]追:追随,可引申为纠缠。旅思:羁旅之思。  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,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,尤见深挚。   “碧云天,黄叶地”二句,一高一低,一俯一仰,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,为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“长亭送别”一折所本。   “秋色连波”二句,落
上传于: 2016-06-02 | 阅读: 4356次

陆游 《秋波媚·秋到边城角声哀》
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 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。 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 灞桥烟柳,曲江池馆,应待人来。
上传于: 2017-03-08 | 阅读: 4288次

杜牧 《秋夕》

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 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上传于: 2017-01-21 | 阅读: 4141次

刘禹锡 《秋风引》

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。 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。 [注释](1)秋风引:即秋风曲。(2)萧萧:风声。(3)孤客:独自在外客居的人,此作者自指。 [译文]秋风从何处吹来?萧萧之声送走雁群。清晨吹入庭前树木,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。 --------------------  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;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,因秋风起、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。诗的内容,其实就是江淹《休上人怨别》诗开头两句所说的“西北秋风至,楚客心悠哉”;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,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。   诗以“秋风”为题;
上传于: 2016-05-25 | 阅读: 4049次

范仲淹 《渔家傲·塞下秋来风景异》
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 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,羌管悠悠霜满地。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 【注释】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,始见于北宋晏殊,因词中有“神仙一曲渔家傲”句,便取“渔家傲”三字作词名。双调六十二字,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,一个三字句,每句用韵,声律谐婉。  ②塞下:边地。风景异: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。 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。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,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。见王象之“舆地纪胜”卷五十五。  ④边声: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。角:军中的号角。  ⑤嶂: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
上传于: 2017-01-01 | 阅读: 3316次

李清照 《行香子·天与秋光》

天与秋光, 转转情伤, 探金英知近重阳。 薄衣初试, 绿蚁新尝, 渐一番风, 一番雨, 一番凉。 黄昏院落, 凄凄惶惶, 酒醒时往事愁肠。 那堪永夜, 明月空床。 闻砧声捣, 蛩声细, 漏声长。 【注释】:
上传于: 2017-02-23 | 阅读: 3002次

范仲淹 《御街行·纷纷堕叶飘香砌》

纷纷堕叶飘香砌。夜寂静、寒声碎。真珠帘卷玉楼空,天淡银河垂地。年年今夜,月华如练,长是人千里。愁肠已断无由醉。酒未到、先成泪。残灯明灭枕头欹。谙尽孤眠滋味。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回避。
上传于: 2017-08-20 | 阅读: 2696次

刘长卿 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》

古台摇落后,秋日望乡心。 野寺来人少,云端隔水深。 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 惆怅南朝事,长江独自今。 【注释】: 吴公台:在今江苏省江都县,原为南朝沈之所筑的弩台,后陈将吴明彻重修。 【简析】: 通篇没有历史的兴衰,诗中所见的秋声、古台、野寺、夕阳、故垒、寒馨、空林不觉和诗人一样满怀惆怅,而独有长江水依然滚滚东流,把历史的烟云淘尽。诗的神韵,意在不言中。
上传于: 2017-08-22 | 阅读: 2464次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…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»

统计信息

诗词数:470